我的历史聊天群

第219章:妲己,独孤伽罗,西施,陈圆圆,郑旦……


    华夏帝国大阅兵结束,其盛况当日便传到京城各街各巷。
    当天晚上,大明王王宇在皇宫设宴款待各方。
    第二日一早,因为大阅兵而耽误的华夏月报出现在京城,对大阅兵盛况进行报道。
    同时把此华夏月报的样板,通过驿站送到全国各地雕刻印发。
    相信很快,全国各地都能知道这次大阅兵的情况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这一日,大明王王宇趁着地方文武齐聚京城,就进行了一次大朝会。
    一般情况,年末地方官员会来京城述职,才会举行大朝会。这次不一样,因为大阅兵,各地方重要的文武几乎都来了。
    有些事情,大明王王宇想趁此机会交代清楚,同时让百官畅所欲言。
    大殿内一片安静。
    大明王王宇坐在上方的龙椅上,不是皇帝甚过皇帝。
    一开始礼部觉得不合礼制,更是有请王宇称帝,只是王宇不为所动。
    久而久之,礼部也就习惯了。
    不过,礼部为大明王制定的王冠服饰,王宇接受了,此刻穿戴上,增添了几分王者之气。
    大殿内,文武百官齐聚,人满为患。
    秦始皇嬴政,汉高祖刘邦,唐高祖李渊,宋太祖赵匡胤,隋文帝杨坚,汉武帝刘彻,女皇武则天,明太祖朱元璋,新朝王莽,晋武帝司马炎,后周皇帝柴荣等帝王也在场旁听。
    以及其他愿意前来旁听的张仪,老子等人历史聊天群的群成员也在场。
    龙椅上的王宇威严而坐,俯瞰下方的一众文武百官。
    开口道:“难得百官聚首,本王有些事情需要交代你们,同时也想听听你们有什么想说的……尽管畅所欲言,今日在这里,言者无罪。你们先说说,可有本上奏?”
    下方多是人头攒动,交头接耳,小声议论。
    礼部左侍郎刘崇明出班行礼道:“大明王,臣有事启奏。”
    大明王王宇认出对方来,亲和的语气,问道:“何事?”
    礼部左侍郎刘崇明说道:“臣受命前往应天府主持华夏帝国第二次科考,如今科考结束,已选出中举之人,请大明王批阅,然后确定殿试名单。”
    华夏帝国第二次科举,在顺天府的京城和应天府的南京城同时进行。应天府批改试卷后,远处可中举之人,再上报礼部,交给大明王王宇批阅,确定殿试名单,最后才形成最终的三甲榜单。
    “此事,本王会慎重。朝会之后,礼部将南北考卷送来,本王一一查看,选出殿试之人。”
    大明王王宇点头道。
    南方的考生,有资格中举的人,由官府组织,已经来到京城,等候最终放榜。
    陆陆续续的有不少地方官员汇报各自的情况,多是报喜不报忧。
    比如:
    某州今年大丰收。
    某县夏季受灾,如今已安置妥当。
    某地似出现祥瑞之相,天佑华夏帝国。
    或者借口国庆,献供者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诸如此类。
    郑芝龙之子郑成功,出班道:“大明王,近来葡萄牙人,荷兰人频频派战船侵扰我华夏帝国沿岸,不知是否给予阻止?”
    郑成功有不少功劳,这次也在受封之列,是刚来京城不久。
    在明末时,葡萄牙人就占据了奥门,荷兰人占据了宝岛部分重要地方,而且在南海横行霸道,为他们的商船保驾护航。
    郑成功站出来说此事,也不是为了什么华夏帝国利益,更多的是因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行为,损害到了郑家在海上的利益。
    要是以前,郑家可以随意决定是否出战。然而现在郑家已经归属华夏帝国,所有的兵马都是华夏帝国的兵马。
    要出兵,牵扯到他国,这等军事行动需要军机处进行决议。
    王宇可是了解郑家的历史,知道郑家于海上发迹,许多利益都在海上。
    “此事待会儿再议,正好本王准备处理相关的事情。”
    大明王王宇平静的说道。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郑成功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郑芝龙,退了回去,不再多言。
    郑芝龙让他儿子提就来,也是一种试探。
    如今他郑芝龙可是华夏帝国的定国公,镇南大将军,掌管两广的所有兵马,包括水师。
    郑家掌管的水师,是华夏帝国目前最强的。
    所以,郑家现在在华夏帝国地位超然。
    如此,便不能随便得罪大明王王宇。
    若是大明王王宇不同意出兵,郑家权衡之下,多半会放弃。
    还有就是,大明封锁沿海,不许民间出海行商。华夏帝国取代大明,还不知道会采取怎样的沿海政策。
    (大明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施行严厉的海禁政策,到永乐年间海禁有些松弛(出现郑和下西洋),而永乐后(洪熙—弘治)海禁政策又被再度强化,直到嘉靖皇帝年间海禁政策最为高度强化。后来隆庆开放海外贸易,明末海禁几乎废弛。不过,海禁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,是祖制,没有废除。)
    随后,又有一些文武官员奏事。
    最终见无人在上奏,大明王王宇准备给文武百官交代事情。
    在此之前,自然有一场开场白。大明王王宇注视着文武百官,开口道:
    “你们说完了,现在该本王说了。”
    言语间,让人觉得随意,有失王者之威严。
    不少人第一次见大明王如此说话,简直与昨日在承乾门城楼上那慷慨激昂的大明王完全是两个样子。
    尽管如此,文武百官也不敢轻视大明王。
    古往今来,哪个开国帝王是简单的?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就在大明王王宇进行大朝会时,西施,郑旦,孙尚香,詹雅茹,王蓝,上官婉儿,妲己,马皇后,独孤伽罗,陈圆圆等女子正在紫禁城万岁山脚下的蔬菜大棚里。
    十个女子,大半都是国色天香,尤其是妲己,真的是绣色可餐。
    除了西施,郑旦,孙尚香,陈圆圆外,其她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蔬菜大棚。
    这里的蔬菜大棚已经存在近一年,一开始有大明王王宇还有其父母照顾,尤其是王宇的父母以前做过蔬菜大棚。
    如今皇宫的蔬菜大棚已经交到熟悉的宫女和太监手中,平时专门提供给王宇的菜,张良,诸葛亮,吴三桂,王永吉等人也沾了光。
    除了皇宫的大棚蔬菜,京城的醉仙酒居也有自己的蔬菜大棚,不然那些鲜有的蔬菜从何而来?
    皇宫里,单个的蔬菜大棚不大,但有十几个小型的蔬菜大棚。
    心里还有发电机,供电,控制一些大棚蔬菜内的光和热。
    “此物是黄瓜,可直接吃。”
    孙尚香摘了一根黄瓜吃着,又摘一根递给独孤伽罗。
    “没想到王宇把蔬菜大棚都搬到了这里……还有轿车……他还真是会享受。”詹雅茹吃着西红柿,笑着对郑旦说。
    妲己好奇的打量着大棚内的一切,王蓝递给她一根黄瓜,道:“给,又脆又甜。”
    “大明王,似乎无所不能啊!”
    马皇后在独孤伽罗身旁,仔细的观察着藤蔓。
    陈圆圆来之前已经听吴三桂说过,眼前的那些陌生人也是大明王从其他世界邀请而来的。她是来陪同的,知道多看少说,免得失礼得罪人。
    她们十人把十几个蔬菜大棚都逛了一遍,可以吃的,都尝了下。
    顺便摘了不少蔬菜,带回去做午膳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:。:
    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dongkeji.net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dongkeji.net